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网站首页

工作动态

代理机构哪些不“专”行为容易引发质疑投诉?

时间:2025年09月12日 14:22   浏览数:次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  

原创  董莹

     多地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向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反映,近年来,供应商质疑投诉呈明显上升趋势,采购代理机构专业能力不足成为引发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采购代理机构哪些不规范操作行为容易引发供应商质疑投诉?其不专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采购文件编制和评审组织,暴露代理机构专业能力不足

     采购代理机构专业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采购文件编制和评审活动组织方面。采购文件编制不规范是采购代理机构不专业的直接体现,也是影响政府采购活动公平性与效率的重要隐患。

     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通过梳理各个省份发布的投诉处理结果公告发现,问题主要表现为采购文件核心条款表述模糊、技术参数设置有倾向性、评审因素未细化和量化、法律法规引用滞后或错误等。

     例如,某县农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设备采购项目,采购文件编制极其不规范,有16项条款引发供应商质疑投诉,其中14项投诉成立,包括业绩要求不明确、评审因素未量化和细化、技术参数指向唯一供应商、引用废止文件、未明确核心产品等。最终,财政部门终止了此次采购活动,作出了对采购人警告行政处分,采购代理机构在一年内禁止代理政府采购业务的行政处罚。

     组织评审活动混乱也是采购代理机构不专业的核心体现之一。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了解到,采购代理机构未按规定抽取专家、评审现场未全程录音录像、允许无关人员进入评标室,甚至对评审专家偏离评审标准打分的异常打分行为视而不见;对“禁止协商打分”“不得暗示倾向性意见”等刚性要求执行不到位,最终成为供应商质疑投诉频发的诱因。

     例如,某环卫采购项目,供应商以评审专家对其存在客观项评分错误为由进行质疑投诉,财政部门在投诉调查中发现,作为本项目的采购代理机构在组织该项目评审过程中,未能正确履行职责、未核对评审专家独立打分记录,致使该项目评审过程违法违规,导致该项目废标,最终该采购代理机构被罚款一万元,禁止一年内代理政府采购业务。


     准入门槛低、恶性竞争加剧,专职人员不“专”是根源


     采购代理机构专业能力不足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市场准入门槛降低,致使大量采购代理机构‘仓促’入场,甚至出现不少‘空壳机构’。”某市政府采购监管部门负责人说,目前,采购代理机构只需要完成注册、登记,即可代理政府采购业务,缺乏对其专业能力的考核。很多采购代理机构内控管理制度不健全、聘用的人员也未参加过政府采购专业培训,导致操作不规范。

     “行业恶性竞争也加剧了采购代理机构专业能力的下滑。有的采购代理机构通过‘低价竞标’争抢业务,为压缩成本,减少采购文件审核环节、简化业务组织流程。这样的低价策略导致采购代理机构难以承担人员培训、技术升级等长期投入,陷入‘低价——低质——更低价’的恶性循环。”河南某预算单位相关负责人向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介绍。

     在陕西省西安市的某采购代理机构工作人员看来,行业恶性竞争不仅影响了采购代理机构的业务质量,也对其人员队伍建设产生了负面影响。采购代理机构未建立完善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体系以及专职人员流动性大是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政府采购政策法规更新频繁,需要从业人员持续学习,但不少采购代理机构专职人员未参加过专业培训,有的专职人员只在执业备案时参加过一次专业培训,后面就未再参加过继续教育培训,同时采购代理机构专职人员流动性大也加剧了专业力量不稳定的问题。


来   源|政府采购信息


下一条:评分畸高畸低,是指同一专家对不同投标人评分差异大吗?